夏那一舞资源

VIP haiwai
查看: 3088|回复: 0

古典舞身韵的“颈”与“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8 2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微小,足以放浪笑傲”。众所周知古典舞身韵考究“回”的形态,“流”的过程,“韵”的内核。其中“流”的过程是当代古典舞者着力关注的“穴位”;从形态上讲,也是使其区别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典舞款式的“气韵生动”之处。正如唐满城教授所言,古典舞是“线的艺术”。古典舞考究“形、神、劲、律”,但它的“形”也不单指一个个独立成舞姿的动作,而是“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以及动作间的衔接”。这很不同于印度古典舞、印尼古典舞等古老东方舞蹈中非常强调静止舞姿外型的做法,也不同于以作风性见长的中国民间舞蹈注重舞姿的“摆”。

在古典舞身韵课堂上,教员强调的通常是道路和动作之间衔接的明晰,很少像民间舞教员一样让学生静止着把一个舞姿的角度、开度和方向“摆”到位。所以我以为古典舞的“形”是活动中的“形”,活动自身重于“形”。古典舞强调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正如钱宝琛先生说:“心一想,归于腰,奔于肋,行于肩,跟于臂。”突出了古典舞动作的随动性和身体的整一性。我以为,“颈部”(或说头部)与肩、腰、手、脚的配合是使动作“流”的顺畅调和,不显呆僵傻愣的关键;膝是使“坐、跪、立、行”中“行”随心所动、神韧粘连的关键。它们的锻炼不是技巧却不一定比技巧得来容易;不是舞姿却浸透在每一个舞姿中。

随着古典舞教材的日臻完善以及古典舞作品的频频夺冠,对“颈”、“膝”等肢体衔接部位的细节关注,是更能凸现其神韵内核的点睛之笔,有待舞蹈工作者研讨和挖掘。

  一、“活动”中的颈

在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中,头的锻炼中位置触及到“正中位、中上位、中下位、左转位、右转位、左偏位、右偏位”。这些头以及头眼配合的锻炼元素是单一锻炼头部的科学划分。在其他中国舞技巧课教程中,也有把头部锻炼放在“准备活动”局部做“抬头、转头、歪头、环绕”锻炼的做法,或是把颈、肩、胸、腰放在提沉冲靠中统一锻炼的做法。但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把头颈部调和、流利地与详细舞姿相分离,或者说构成契合中国女子美学特征(例如羞怯、温婉、率直、悲恸)的头颈的下认识随动,是一个略不同于单一锻炼的过程。在动作活动过程中,头颈应契合三方面的请求,自创程砚秋先生在谈舞台动作美中的话就是“既要符合生活,又要符合剧情,还要留意舞台上的形体的美”。

所谓符合生活,总起来说,是指头运动的幅度。由于古典审美决议了头的不夸大运动,即“雅”的请求。这是由于古代女子多有头饰步摇、发髻等较限制颈部运动的东西;另外,古典审美允许身体四肢的闪转腾挪、行云流水,却把头的“不中正”看做一种不合礼仪的意味。像现代舞中歇斯底里的甩动脖颈以及高山族雅美人跳的“甩发舞”中的头的猛烈晃动,在古典舞中似乎很难见到。就像戏曲中考究“头微晃”:头须微晃,方显生动;然只能微晃,不可大晃或乱晃也。详细来说,符合生活一是指“颈”的运动符合运动学和人生理构造的范围;一是指头在人的整体舞动中的随动性。

头颈的随动性很好了解,即“眼随头转,头随腰走”,运力自然,顺势而行;或呈直线,或画弧线。

所谓符合剧情,是把平常头部单一锻炼的位置按特定的节拍、力度呈现出预定的质感。身韵动作在综合组合中考究“身韵与心情表现性相分离”。有的组合抒情温婉;有的组合动情悲枪;有的组合帅气有力。这些不同心情的动作呈现,自然应辅以不同质感的头颈配合。最简单来说,提沉中的头颈运动,在表现悲恸或是抒情质感时考究饱满粘连,由中下位即低头状从后背脊椎关节一节节匀速推起;在表现生动或帅气质感时考究亮相前的“寸劲”。好像戏曲舞蹈生旦净丑有不同的一戳一站一样,在古典舞身韵详细的人物性格塑造中,头颈的运动同样有快慢、有动静、有真假,需求同窗们在学习时认真拿捏和领会。

所谓符合舞合上的形体美,主要讲头颈运动的角度。古典舞体态动势考究“子午相”,在盖叫天看来主要是指“偏子午”,是身体头、眼、上身、下身四局部不同方位的多重搭配形态,这四局部的不同向度错位,成为“静态旋拧”,分为“向同一方向的依次体旋错位”和“始逆复返的一次体旋错位”。所以,头颈是构成古典舞身韵圆、曲、拧、倾的组成局部,或者说是一个起始局部,它限制和限定着头颈应向哪个方向倾斜、倾斜多大角度的规范,是触及古典舞整体审美作风的要素,“破”掉这个要素,也是现代舞自创、发挥古典动作的一种尝试,它将使古典舞整体神韵发作奇妙但牵扯质感的变化。传统戏曲舞蹈对头颈运动的舞台效果作过这样的阐释“眼随头转,眼的转动,不离三线―左乳、右乳和胸口”,“否者,观众只能看到你半边脸,姿态既不美观,身段也不好使,所以才有这‘不离三条线’的限制”。可见,除了契合生理请求和任务塑造请求外,作为舞台艺术的古典舞,是要思索头颈的舞台呈现要素的。

  二、活动中的“膝”

在古典舞身韵女班教程中,有关于“腿部各关节的锻炼”,是各类中国舞动1l练教材中对膝部的作用认识比拟充沛的。例如它讲道:“膝关节是腿部运动的逐个个缓冲点。它好比弹簧,必需具备较好的弹性和控制力。膝关节的作用不只表现在技术动作的完成上,也表如今作风特性上。膝关节的这些转、划圈极富有韧性的弯直动作,使得全身上下更为谐和,动作愈加流利,而不是孤立地去停止转、划或弯曲的锻炼。”

在学习了女子身韵步伐中的“花帮步”、“大掖步”、“摆扣步”等步伐以及其他行进步伐后,我认识到膝部的灵敏和控制力是塑造出古典舞行云流水的一个关键部位。它最突出的作用,正如教材中所说,一在于弹性;二在于控制;三在于作风。

首先,我们关注活动中膝部的弹性。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在“气”,给人以上下贯穿、一挥而就之感。而“气”落真实动作中便是“提沉”;“提”为吸而“沉”为呼。当膝关节弯直与提沉的锻炼相分离时,“提”为直膝,“沉”为弯膝。与含仰相分离时,“含”时弯膝压脚跟,“仰”时直膝提脚跟。这样一来,“气息”成为膝部弹性的引领,舞者全身是一个整体,膝的曲伸像其他身体部位一样跟随于腰,动作中见不到单独、突兀的膝部,而是整个身体的活动。之所以简直一切的动作都在膝盖微弯状态下停止,正是由于古典舞身体的“整一观”,由于要“一动百动”,所以膝部必需随时微弯,坚持松弛,以待配合其他部位运动。例如“花帮步”的锻炼中,虽为步伐和膝部锻炼,但全身谐和配合,膝的曲伸不着刻意的痕迹。与西方的芭蕾相比,虽都是请求膝部的弹性和灵敏,但芭蕾技巧中的打击、小跳是腿部在上身坚持不动、两手叉腰状态下的腿部快速运动,它对膝盖弹性的请求是愈加地道的。再如中国民间舞中的膝盖弹性锻炼,有藏族的颤膝、傣族的卜少步等等非常丰厚,但也都能够单独拿出来,给学生停止合成动作的单一膝部锻炼,这与古典舞膝部强调与身体的配合也是非常不同的。

第二,我们关注活动中膝部的控制力。这里说的控制,不单指芭蕾控制中的“静止”,而是一种收放自若,可快可慢,也就是古典舞“形、神、劲、律”中“劲”的表现,做到动作“线中之点、点中之线”的力度比照,完成有“寸劲”的请求。例如,在膝关节的旋拧练习中,做与左右横拧分离的膝盖程度面画圆:双手正步位准备。向左横拧身时膝盖弯曲对8点,双手同时由胸前上穿手至头顶。然后随腰部向右拧身的动律,双手外环绕向旁翻开。膝盖也随腰的横拧由8点转向2点。然后伸直双膝,手臂回到一位。再不时重复。在这个过程中,膝得弯曲是存住劲的,控制的,与随后的亮相动作构成一种蓄势待发。再如摆扣步练习中,由于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时节拍并不是平均的,而是先“神”后“倒”、先慢后快的。所以对膝盖控制力的请求也是先“存,,后“放,,的。另外,膝盖的控制力还表现在步伐的“重抬慢落”上。戏曲舞蹈对它的请求是“脚步是根,根立得稳,身段架式才干美,步伐要留意起得重落得轻。重起能使段落、节拍分明;轻落能够防止上身受影响而晃动,也能够防止不用要的响声,扰乱扮演心情”。可见,控制力关于行进中的膝盖而言,是时时存在和至关重要的。

最后,我们关注活动中膝部的作风。古典舞身韵的膝部不只是动作自身的组成局部,也表现着古典舞蹈的作风美。戏曲舞蹈中记叙:“先学走台步,练快、快步是女角行根本的根本,起脚、落脚要得要领,要练到快步不僵,快步不野,腿与脚不能张开走,要领会古代女子行不动裙的生活特征。”一台手一投足间,古典的作风神韵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上显现出来。另外,古典舞考究“三节六合”也是一种浓郁的作风表现。其中“三节”,以臂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胯是梢节,膝是中节,脚是根节。“外三合”请求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考究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这些请求贯彻古典舞动作的一直,使膝成为其作风款式的一个局部,穿行在潇洒流利的作品中。

5447418e874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